户县行政沿革
户县的行政沿革如下:早期历史:户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那时这里是夏朝有扈氏的领地,也是“户县 ”这一地名的由来 。商代时户县成为崇国,周代被称为丰邑 ,春秋时期则为扈国。秦代时,“扈”被改为“鄠”,西汉时期设置了鄠县。
到了2010年 ,户县行政区划变为11个镇和5个乡 。然而,2011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乡镇合并,撤销了玉蝉乡 、五竹乡、苍游乡、渭丰乡 、天桥乡,设立了新的玉蝉镇、五竹镇等 ,此时的户县共有16个镇,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这些镇包括甘亭镇、余下镇 、祖庵镇等。
明清两代 ,户县的归属相对稳定,分别属于关内道西安府和西安府。直至民国元年,废除了陕西布政使司 ,全省划分为7府,户县仍属西安府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1964年9月10日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 ”正式更名为“户县”。
行政区划:户县属于西安市管辖。面积与人口:户县面积约为1174平方千米 ,1990年人口为58万,以汉族为主。历史沿革:西汉时期置鄠县,1964年改名为户县 。自然资源:户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水晶、铜、铁、铝土 、铅、石墨等。
户县的历史
户县(今称鄠邑区)的历史悠久 ,其地名由来及行政区划变迁可追溯到夏朝。地名由来 户县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夏朝的“扈氏国” 。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朝在此设有“扈氏国 ”,这也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
唐代:户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 ,开元二十一年户县属京畿道。元代: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户县属奉元路 。明代: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清代:仍依明制 ,户县属西安府。民国: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户县属西安府 。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 ,将“鄠县”改为“户县”。
早期历史:户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那时这里是夏朝有扈氏的领地,也是“户县”这一地名的由来。商代时户县成为崇国 ,周代被称为丰邑,春秋时期则为扈国 。秦代时,“扈 ”被改为“鄠”,西汉时期设置了鄠县。
户县历史悠久 ,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夏朝时期:户县地区最早为“扈氏国”,这是户县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 ”地名的由来。夏朝的重要事件甘之战和甘誓都发生在户县附近。商周时期:商时设“崇国” ,周时则称为“丰邑” 。秦代:秦朝将“扈 ”改为“鄠”,为后来的县名奠定了基础。
户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那时这里是夏朝有扈氏的领地,这标志着户县作为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的诞生,也是“户县”这一地名的由来。进入商代 ,户县成为崇国,周代时又被称为丰邑,春秋时期为扈国 。在秦代 ,‘扈’被改为‘鄠’,西汉时期设置了鄠县。
户县历史悠久,其地名和建制变迁可追溯至夏朝。以下是户县历史的几个关键节点:夏朝时期:户县地区设有“扈氏国 ”,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 ,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夏朝的重要事件甘之战和甘誓都发生在户县附近。商朝时期:户县地区设为“崇国”。周朝时期:户县被称为“丰邑 ” 。
户县历史人文
〖One〗、户县历史人文概述如下:早期文明与地名由来:早在公元前40世纪至前21世纪,户县地区已有早期的氏族文明存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户县成为夏代有扈氏国的领地 ,这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行政区划变迁:西汉初年,户县隶属于西安府 。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83年再次划归西安市 ,至今保持着县制。
〖Two〗 、户县黄酒与人文因素的关联性户县在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为大禹父亲鲧的封地,为“古崇国” ,后为禹子有扈氏的封地“扈国”,故有今名“户县 ”。商时设崇国,周时为“丰邑” ,后为“丰京”,秦代改“扈 ”为“鄠”,西汉时设“鄠县”,延续至今。户县是我国最早开始酿酒的地区之一 。
〖Three〗、西安鄠邑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 ,是西安市下辖的第十一个市辖区。鄠邑区原名户县,2017年撤县设区后更名为“鄠邑区 ”,但因“鄠”字生僻 ,常被误读为“鄂邑区”。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安周边兼具山水与田园风光的宜居之地 。
〖Four〗、鄠邑的意思是指我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区名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该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秦岭山脉 、太平山、华祖庙是一个旅游胜地。鄠邑的读音 鄠邑的读音为 hù yì,其中“鄠 ”音为 hù ,指古代地名;“邑”音为 yì,指城邑、城市 。
西安户县的由来谁能告知?
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陕西户县哪个历史,为夏之有扈氏国陕西户县哪个历史,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陕西户县哪个历史的方国陕西户县哪个历史 ,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商时为崇国,周作丰京,春秋为扈国 ,秦代改“扈 ”为“鄠”,西汉设置“县”,历代延续 ,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 ,今属西安市郊县。
户县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夏朝的“扈氏国”。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朝在此设有“扈氏国”,这也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 。后来 ,“扈 ”在秦代被改为“鄠”,直至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才将“鄠县”改为“户县 ”(现为西安市鄠邑区)。因此,“户县”的地名直接源于古代的“扈氏国”。
户县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有扈氏国 ” ,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夏朝时,户县被称为“扈氏国” ,与夏同姓,为夏之属国 。历代归属:商代:设“崇国 ”。周代:作“丰邑”。秦代:改“扈”为“鄠” 。西汉:设“鄠县 ”,历代延续。晋代:户县属始平郡。
陕西户县简介和历史
户县现名鄠邑区陕西户县哪个历史 ,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下辖区,以下是其简介和历史:简介地理环境:地处西安市西南部,关中平原中部 ,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总面积12742平方千米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人口民族:2022年户籍总人口604,641人,主要民族为汉族,还有回族 、满族等少数民族。
户县是陕西省西安市下辖陕西户县哪个历史的一个区 ,简介如下:地理位置: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至渭河 。行政区划: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 ,总人口60万,辖16镇1个森林旅游景区,518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
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出过陕西户县哪个历史的历史名人主要有以下几位: 王九思 身份:明代文学家。简介:字敬夫 ,号渼陂,陕西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 。弘治九年进士,与李梦阳、何景明 、康海等人相聚讲论 ,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之一。陕西户县哪个历史他的文学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户县市名子的来历
**历史渊源**:鄠邑这个名字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据《西安地方志》记载,户县在夏朝时期为扈国 ,商时为崇国,周为丰京,秦共公二年(前607年)灭崇国设扈邑,孝公改扈邑为鄠县 ,以古扈国在此,“扈”与“鄠 ”通用而得名 。这一地名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当地独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户县改名为鄠邑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提升地区知名度的考虑。首先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鄠邑这个名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户县,古称鄠县 ,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鄠邑作为古地名,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沿革 ,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鄠邑名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夏代的有扈氏国 。在夏代,鄠邑地区被称为有扈氏国,是夏国的一个属国。这个名字中的扈字就是后来鄠字的起源。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地区在商代被称为崇国,西周时则被称为丰邑或丰京 。
据《户县志》中的记载,在夏代,鄠邑区属于有扈氏国 ,这个地方算是夏的属国。有扈氏国是鄠邑区地区建置最早的记载,这也就是鄠邑区这个名字的起源。当年夏王启讨伐有扈氏,在甘(今户县西南一带)这个地方进行了战斗 ,有扈氏站败 。到了商代,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