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等级的划分标准是怎样的?
〖One〗、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年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后果 ,结合当地气象 、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 、23区火灾危险环境 。
〖Two〗、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划分:在我国的防雷规范中,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被分为三个等级 ,即一类、二类和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主要指那些位于0区 、10区、1区等,由于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而造成巨大破坏的环境中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国家级的建筑物以及那些处于其他爆炸危险环境中的建筑物 。
〖Three〗、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 、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 、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国家级计算中心、世界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
〖Four〗 、常见的建筑防雷等级包括一级至六级。一级防雷适用于高度低于20米、雷电活动不频繁的建筑物,如普通的居民住宅或小型商业建筑。二级防雷则适用于高度低于60米、雷电活动较少影响的建筑物 ,例如中小学校舍。三级防雷适用于高度低于100米 、雷电活动较为频繁的建筑物,如高层住宅、商场、办公楼等 。
〖Five〗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二级防雷建筑物: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 。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体育 、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 、影剧院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三类防雷接地电阻多少
〖One〗、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要求不小于10Ω,建议防直击雷接地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 、信息系统等共享接地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等应单独接地,冲击接地电阻同样不得大于10Ω。
〖Two〗、对于一类和二类防雷建筑物 ,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需控制在10欧姆以下;而对于三类防雷建筑物,这一数值放宽至30欧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通常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姆,但是这一要求并不适用于综合接地的概念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共用接地 。
〖Three〗 、总之,三类防雷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欧姆,这是确保防雷系统有效性和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防雷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
〖Four〗、因此,对于三类防雷建筑物而言 ,将其接地电阻值控制在不大于30Ω的范围内,能够有效保障其在雷击时的安全 。这一标准是在综合考虑了雷电活动强度、土壤条件以及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安全需求后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接地装置的安装质量 、维护管理等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其防雷效果。
〖Five〗、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电阻要求: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欧姆。防直击雷的措施建议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 ,或其组合构成的接闪器 。避雷网(带)应按照规范沿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米×20米或24米×16米的网格。
〖Six〗、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欧姆,确保雷击电流能够迅速安全地扩散。综上所述 ,不同类别的建筑物在防雷接地电阻的要求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对于一类建筑,要求更为严格,以确保雷电能够快速安全地流入大地;而对于二类和三类建筑 ,则在共用接地系统和电缆进出线处理方面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设计方案。
三类防雷标准规范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年的住宅 、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三类防雷 - 适用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三类防雷规范和要求如下:『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 采用热镀锌-25X4,明装支持卡子150mm高,支持卡子间距500~1000mm之间 ,沿女儿墙安装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